艺术教育转型高峰论坛
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转变,艺术教育领域正在与人工智能产生着激烈的碰撞。2024年9月20日,一场由河北经贸大学主办,智慧树网协办的,主题为“数智启新 生成未来”为主题的艺术教育转型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该论坛邀请众多艺术类高校学者,分享艺术类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河北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瑜、院长助理邢亚楠、钢琴伴奏教研室主任郭晓丽、文化课教研室主任姚温丽,教师张咪参加会议。
论坛首先由主办方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桂君从智能与艺术融合的角度,阐述了此次论坛的必要性,人工智能与艺术高校的融合,是工科、艺术等各个学科相互交叉实现的结果,我们必须致力于找到艺术化时代新的方法。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河北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刘宗超对上午举办的“河北省研究生艺术创意大赛”进行了总结,提出在研究生的艺术创作中,要启发新态势,提高广阔的视野,尤其注重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研究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智慧树网副总裁赵申以“拥抱AI教育新时代”为主题,从三个实践案例出发,介绍AI在于高校教育结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师生教学科研、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各高校教师教学焕发了新活力。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凌云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设计实践”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在设计领域中技术与材料与设计研究的影响。他提出“为设计的研究”、“对设计的研究”、“经设计的研究”三种设计思维,并强调在智能设计的时代设计思维要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变革。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罗熊详细分析了数智化赋能教学资源交叉重构下的实践与探索。从赋能教育改革、服务师生教学,提高培养质量、完善治理体系,健全评价效能、辅助智能决策,三个层面介绍北京科技大学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拓宽了众多高校改革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涛教授从中国百年教育转型入手详细分析了四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反思,从“AI时代”传承创新,设计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的角度,提出“大设计”概念,分为“大”定向,“设”分目,“计”综合三个部分。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庞亮以“高层次专业化艺术人才培养创新的几点思考”为题,介绍其参与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强调了高层次专业化艺术人才的最新要求。
智慧树网产业部经理向孝园从专业知识图谱建设、专业知识图谱应用等角度,全面展示了智慧树网在于高校合作过程中的优秀成果,为高校构建数字化教学生态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拓宽高校专业建设路径。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家阳教授以“研究生学习和社会就业“的角度,讲述了他个人求学与工作的故事,也提出了他对当下艺术人才就业的建议,他将个人经历凝结成一句座右铭“机会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有积累就能抓住机会”,也感动了在场的众多年轻学者。
此次论坛不仅是人工智能在艺术类高校应用实践的一次精彩的交流,更是启发艺术教育在人工智能的探索中需要积极开拓新路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领导表示,将在舞蹈专业领域加强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的交叉融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打造“人工智能+舞蹈艺术”新模式。